不争气的产能,蔚来最大的“拖油瓶”

“我是挺喜欢蔚来ET5的,就是现在下定基本上等车要6-7个月,实在是有点久。况且,特斯拉Model 3刚刚降价了,26万多还是有点香的,提车时间只要4-8周。比亚迪海豹感觉造型设计也挺好看,听说明年一季度小鹏P7也会改款,所以我有点开始摇摆了。”

刚刚过去的周末,与几位从小长大的挚友难得小聚了一波。而文章开篇的这段反馈,就真真切切来自其中的一位。

至于背后的诉求非常简单,25万元左右的预算,一辆纯电新能源轿车,足够的年轻、时尚、运动。所以在翻来覆去挑选后,上述提及的四款产品,顺理成章的入围了最终名单。

进一步了解下来,横向对比过后,他所“偏爱”的还是75度电池版本使用BaaS购买之后的蔚来ET5。

可更大的痛点集中在,一边是过于冗长的等待周期,一边是各类竞品的疯狂内卷,种种因素都在影响着决定,甚至将其不断劝退。而作为旁观者,可以保证发生在我挚友身上的情况绝不只是个例。

由此将视角放大,就像今天文章标题提到的那样,无论承认与否,无论出于何种原因,不争气的产能,已然成为蔚来眼下最大的“拖油瓶”。

殊不知,本月第一天,这家新势力造车正式公布了10月成绩单,共交付新车10,059辆,同比增长174.3%。2022年1-10月,共交付新车92,493辆,同比增长32.0%。

具体车型方面,诞生自NT2平台的ET7、ES7、ET5,分别交付新车3,050辆、2,814辆、1,030辆;剩余三款诞生自NT1平台的ES8、ES6、EC6共计交付新车3,165辆。

平心而论,在看到蔚来这样的表现后,油然而生的感受只能说是“喜忧参半”。一方面,ET7与ES7作为其轿车与SUV矩阵中的“旗舰担当”,考虑到两款产品的平均售价,分别超过与逼近3,000辆大关,算得上令人欣慰。

但另一方面,想要狠狠吐槽的还是ET5在开启交付的首个整数月,只输出了刚刚超过1,000辆,如此缓慢的产能爬坡速度真的不敢恭维,甚至可以用“慢到离谱”所形容。

顺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,同样作为新势力造车的理想,旗下L9开启交付后的前两个整数月,已经连续输出破万。对应供应链与制造端,谁的准备更为充分无疑高下立判。

只不过,需要澄清的是,有国内媒体报道称,因受防疫要求,蔚来位于合肥的两座工厂相继停产,目前旗下车型的交付进度普遍延缓。知情人士透露,10月中旬以来蔚来的生产就开始面临挑战。

进一步了解后得知,为配合防疫,江淮蔚来F1工厂原本计划关闭3-5天,因为大部分零部件都备有库存,可以封闭式生产,但后来封控时间延长,整体生产和交付的节奏都受到了较大影响。

并且蔚来位于合肥经开区的汽车产业园Neo Park近期同样处于封闭管控,F2工厂的整车生产线也暂停运转。对此,向其官方求证后得到的答复为:“目前新车的确交付周期大幅拉长,但工厂正在快速恢复,交付量和产量也在明显提升。”

实际上,早在今年4月,蔚来也曾在其APP上发布声明称:自3月份以来,因为疫情,公司位于吉林、上海、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,目前尚未恢复。受此影响,整车生产已经暂停。最终,当月仅交付新车5,074辆,创下年内新低。

换言之,虽然今年蔚来产能上的不给力已然成为事实,但又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意味,更多时候还是由于外部环境的突然恶化所造成的。

当然,花费较大篇幅去做出解释,绝不是为这家新势力造车“开脱”。毕竟,站在终端用户的角度,让大家过长时间的等待,无可厚非就是主机厂的失责。

况且,早在今年的成都车展期间,秦力洪就夸下海口,“一年内蔚来ET5的销量势必会超越宝马3系。”那么能够取得胜利的最大前提,必然是制造端的准备充分。

不然,无论蔚来ET5位于终端市场能够持续掀起多大的关注度,手握的累计订单量有多么向好,“拉胯”的产能始终会拖累着它实现真正意义上由量变所引发的质变。

与此同时,如文章开篇提到的那样,当下B级纯电轿车市场的格局本身就是一片红海,大家的状态都是在充满荆棘的丛林中抢肉吃。

也恰恰因为如此,试问万一明年特斯拉Model 3再度降价,并继续缩短提车时间,终端售价更贵、等待周期更长的蔚来ET5,又怎样保证自己的固有份额不被蚕食?

并且不久后就将召开的2022 NIO Day上,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推测,蔚来EC7、诞生自NT2平台的全新蔚来ES8,都将会如期到来。明年年中,全新的蔚来ES6也会发布。

届时,多款新车的纷涌而至,同样将对这家新势力造车本就脆弱且从未证明自己的产能,提出极大的考验。

“疫情是理由,也不是理由,我觉得李斌应该学学马斯克,住到工厂去。”

文章临近尾声,显然上述一句话更多带有着调侃的意味。可必须承认的是,特斯拉之所以能够熬过曾经那段刻骨铭心的“产能地狱”,身为创始人马斯克的亲力亲为甚至倾其所有,的确占据了很大的比重。

最终,一辆辆更快交付到用户手中的Model 3,才彻底拯救了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,将其从濒临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。

反观蔚来,正在经历的困境虽然不及特斯拉当初那般糟糕与棘手,但“产能瓶颈”还是明晃晃的摆在那里,所以如何突破、何时突破,考验的也将是李斌的决心与控盘能力。

相关文章